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舞台上,向来就不存在固定的主角。
最初登场的是颗粒物,其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特性,使其成为我国大气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;自 90 年代起,多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酸雨污染,二氧化硫由此被提升到与颗粒物同等重要的位置,予以重点防治;进入 21 世纪以后,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,氮氧化物又登上了舞台。可以讲,这三大污染物轮番登场的历程,堪称半部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历史。
如今,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已然完成,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进程已过半,三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这是大气治理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,但与此同时,也带来了新的问题:下一个会是谁?
从事大气治理的环保企业若要生存,若要盈利,就得把治理污染物的本职工作做好。然而,本职工作做得越出色,污染物的排放量就越少,对环保的需求也就会随之下降,进而加剧业内的竞争。古代的封疆大吏会采用养寇自重的策略来维系自身的权势,可大气治理企业显然没能力去“养寇”,只能期盼着再有一类污染物出现,为行业的增长提供新的动力,带领大家脱离内卷的困境。
VOCs 便是这样被寄予厚望的。
首先,VOCs 的排放量相当可观,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,2020 年我国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为 610.2 万吨,处于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之间,和颗粒物的排放总量不相上下。
其次,VOCs 极为常见,涉及到数百个细分行业,遍布祖国各地。你家附近或许没有火电厂和钢铁厂,但不可能没有会排放 VOCs 的加油站,不管是天南还是海北,总归都能涉足 VOCs 的生意。
再次,这是一片尚未形成充分竞争、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的市场。
有研究报告表明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 VOCs 治理行业的规模将达到 6500 - 7500 亿元,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市场增长的主力军。
想要推动 VOCs 治理行业发展的态度清晰可见。
然而,现实却并非十分乐观。
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 VOCs 治理行业的两个主要特征,一是难,二是散。
所谓“难”,指的是 VOCs 治理存在一定的门槛,特别是在近些年来,国家大力整治并淘汰低温等离子、光催化、光氧化等低效的 VOCs 治理设施,吸附+燃烧的组合技术开始成为主流,用于 VOCs 治理的吸附材料、催化剂等均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。
“散”则是说 VOCs 治理项目,小且分散是 VOCs 排放源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。你家楼下的小饭馆,小区门口的加油站,街道尽头的修车店,都有可能产生 VOCs 污染。加油站还好些,指望一家夫妻档的小饭馆,一家仅有三名员工的复印店去安装 VOCs 治理设施,并定期维护,保持正常运行,显然过于理想化了。
瞧见没,排放源分散,工况五花八门,对技术设备的要求不低,钱少事儿还多,大公司未必愿意入场,小公司想干却又干不了。也难怪 VOCs 治理行业长期处于“群雄割据”的状态,行业集中度偏低,处于头部的企业无论哪一家都把自己锤炼成了“小巨人”的模样。